中秋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中秋小说 > 春不许 > 第2章 文/舟不归

第2章 文/舟不归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褚清思闭上眼,安安静静的侧卧在犊车上休息,很快意识便随着车驾前进时的轻轻晃动而逐渐熟寐。

忽然车驾猛地震动一下。

犊车行进的速度也有所减缓。

随即,车西面的帷裳被一只手给掀开,阳光温柔照射在女子薄薄的眼睑之上。

有人上来了。

而在外驱车的驭夫言语间也充满急切:“小娘子是否无恙。”

上车的人拿出随身佩带的青巾,纤悉不苟的将女子脸颊左右那些在梦中而流的眼泪擦去,惟恐惊醒终于能够安寝的她,最后又轻声下车,告知已经是耳顺之年的驭夫:“小娘子无事,只是一路太过疲倦,所以在熟寐,但老翁你以后还是应谨慎驾车,小娘子的身体已经难以再承受这些了。”

褚清思迟疑地皱起眉。

这不是简娘的声音,也不是须摩提的。

驭夫闻言,安心的长舒一口气,苍老的声音中竟还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与哭声:“那就好..那就好,否则等我日后去往黄泉,又要如何与阿郎[1]、大郎君他们交代。”

阿爷、长兄..

黄泉?

褚清思下意识的动了动垂落在坐席的右手,白皙的手指也尝试性的揉着身下毡席的绒毛,以此来安抚自己渐渐开始浮躁的情绪。

最后,她终于察觉到手中的异常。

绒毛既长又软。

还有温度。

很厚实的皮肉之感。

褚清思欲睁眼一探究竟,然长睫在无力地颤动几下以后,又重新归于平静。

及至车外无声,她上下闭合的眼睑成功分开。

入目即是一团白。

有一只白兔被她抱在怀中。

红色的眼睛,圆圆的眼睛,胖胖的身体。

被她枕膝的简娘已然不在车中,她也并非是躺卧在毡席上,而是踞坐着,身后的三足凭几也才勉强能够支持着她因大病而沉重的身体,身下亦不是西域的对狮纹长席。

褚清思终于明白过来。

这是前世。

一年前,她得以重生。

而在重生以后,大约是因为她身体孱弱,心中始终都未能承受如此之大的变故与重生所带来的冲击,前世的痛苦与心疾遂也随之在这具更为年轻的身体内復生,所以导致她大病数月。

洛阳、长安的医师皆不能医治。

于是阿爷将她送至大慈恩寺幽居,祈求能够得到如来的护佑。

她在大病的数月中,精神常常都是恍惚的,前世的很多事情也不受自己控制的日渐被遗忘,虽然最后身体成功恢复到十四岁时的状况,但对于前世诸事,她已经只记得自己在二十三岁那年,死于长安最严寒的冬。

可她知道,随着自己身体的日渐康复,那些遗失的记忆也会重新回来。

有时是危坐诵读书简,从眼前一掠而过。

有时是在梦中再次经历,所有言行举止皆不由她所掌握。

比如此时。

趁着还能掌控身体与意念,褚清思望着怀中的白兔,深陷幽思,庐舍中的艰涩仍在喉中流转徘徊,不会是他。

想来应是以后的阿爷或长兄从西域商人手中购来送给自己的。

而后,涩意散去。

怅然取而代也。

身体与言行开始在遵循着前世的那些记忆而动。

褚清思未再像从前那样与其对抗,而是学会慢慢顺从自己前世的意志,她其实从来都不是一个能够直面痛苦与苦难之人。

她怕疼,怕苦,怕被遗弃。

还怕失去自己所珍爱的。

所以她畏惧于被遗忘的未知前世,惟恐其中蕴藏着无穷的痛苦,毕竟一载前在重生之际的悲恸犹如翻涌的汤汤洪水,欲要溺死自己,因此她始终都不愿去直视,时时逃避。

何况自己的身体自少时就羸弱,能活到二十有三已经很满足,即使得以复生重来,她也只惟愿与家人快乐无己,度过最后八载时日。

然后,还要不留遗恨。

比如在庐舍的时候,为了五载以来始终都在隐隐作痛的伤口而勇敢一次。

但如今,既然已经获悉阿爷与长兄会比自己还先一步死亡的消息,她就再也不能作壁上观。

她要知道他们为何死。

她想救下他们。

褚清思有所感的从帷裳看向前面的山丘,那里伫立着一人,身后有数十甲胄在身的宿卫随从。

她说:“翁翁,我要见故人。”

声音已轻若鸿毛。

驾车的老翁诺了一声。

牛车在驰道的行道树旁停下。

褚清思将怀中的白兔小心放下,最后被随侍扶持下车,为她细嫩的双手穿好能御寒的皮制手衣[2]。

在要迈步离开的时候,又有力道推着她去看驱车的老翁,见那双老去的手掌露出皮下的血肉,她脱下手衣递过去:“翁翁,这是长兄昔年猎得黑熊以后,剥其皮为我所制,我无以为报,惟有此物。”

老翁哭着摇头,不愿意收下。

曾对这双手衣爱重至极的褚清思只是释怀的笑了笑,将手衣放在车辕上,转身往山丘走去,间色裙被翘头履拢起,从左臂绕至右臂的披巾也随风而起。

暮秋九月。

原来就已经这么冷。

走至近处,她才发觉宿卫的甲胄上还染着未曾洗净的血迹。

背对着的男子也循声回过头来。

他看着已过而立,眼底有乌青,可眼中的兴奋与哀意却是并存的,像是即将要去完成一件会使他同时感到痛苦和高兴的事情。

或者,他已经成事。

但这是何人?

为何会是她前世口中的故人。

褚清思记得自己与其未曾有过相识。

然而前世的她已经举手叉礼:“殿下。”

能被称之为殿下者,惟有王及太后,而李唐宗室或武周宗室所封诸王,她都未有私交,甚至都不曾有所会面。

男子也以揖礼见之:“魏国夫人。”

褚清思再次陷入不解之中。

她毫无功绩,又怎么会成为魏国夫人呢。

但少顷,伫立在山丘之上的她已经俯望宽阔的平原,并如此清晰的感知到自己心中所涌起的哀痛:“倘若可以,我只想做阿爷、长兄的梵奴,做家中奴僕与众人口中的那位褚小娘子。”

男子闻之叹息:“褚小娘子虽然自少时就被褚公爱护,但内心是刚强之人,只是为何要如此急切离开,洛阳、长安不日也将有动荡,可否告知要前往何处,我命人护送你。”

刚强...

褚清思对着男子浅浅一笑,似乎为此欣然,而她所感知到的情绪却并非如此,疼痛在沿着心的脉络蔓延开来,前世的自己在想若阿爷与长兄还在,她依然会是那个哭着需要父兄安慰许久才会笑的梵奴。

可他们都已不在。

随即,褚清思循着前世的意识说出一个地名。

“幽州。”

她想死在那里。

男子也不再劝谏,只是尽心询问:“你是褚公最爱的小女,而褚公与褚大郎君心中最难以放下的就是褚小娘子,不知小娘子是否还有何愿未成,我都会竭力满足。”

褚清思闻言,心中忽然有股冲动,她很想知道阿爷与长兄都是为何死亡,但是前世的她已然知道,所以不会有此问。

她也难以抵抗前世的意志。

在此刻,怅惘、悲痛、忧伤于心中尽数汹涌。

已经难以分清这些情绪属于哪个她。

然后,只听自己开口:“我与他友逾琴瑟,韵若埙篪,言念百龄,初非始望,然死生契阔,庶期偕老,与我们而言又遽有斯酷[3]。”

“我惟愿与其同往黄泉。”

男子不知想起什么,又叹又怜。

随即,有人骑马出现在远处的大道之上,那一个黑点逐渐变为圆领绿袍的小吏,他刚下马就来叉手见告:“崔相遣人请太子速回长安。”

褚清思刚愕然于面前的男子居然是太子,而后顷刻间就被推下山丘。

她失重往后倒下的同时,身体也脱离前世的意念,让她能够审视前世的自己,于是便望见自己依然伫立在那里。

在四周都是黄中带绿的原野中,她于山丘傲然而立,秋风将她的袒领半臂襦裙吹得猎猎作响,淡然的神色之下是幽幽深谷,那里被伤悲填满。

她在平静的告诉众人。

自己已经不堪痛楚。

让她就如此死去,不要再挽留。

“梵奴!”

*

“梵奴!”

简壁面露惊恐的大喊一声。

驾驶在洛阳道的犊车忽然向右侧倾倒,卧在她膝上熟寐的女子也因惯性而径直滑落,脱离她的保护。

拉车的青牛亦被惊吓到,发出粗厉之声,欲要往四处踩踏。

随从在后的数十侍从见其状,分出几人去将青牛控制,剩余之人迅速开始对家中的小娘子、傅母与驭夫救援。

最终,褚清思从车驾内摔了出去,伏倒在十数步之外,头颅因冲击而左右撞击数下,然后躺在雪地中,意识逐渐变得迷糊。

好..疼。

肌骨像是已经碎裂成砾石。

痛感的热辣与大雪的严寒也在互相交织着,迅速淹没她。

虽然已不记得自己前世为何要出发去幽州,但褚清思清晰的知道,自己终究还是未能走出长安道。

最后死在长安。

可那个与她友逾琴瑟之人;那个与她言念百龄之人;那个与她死生契阔之人;那个她要与其同去黄泉之人..又是谁。

褚清思的眼泪随着记忆落入积雪中。

前世,果真痛苦。

“阿爷。”

“长兄。”

很快,褚清思又从刚想起的前世记忆中清醒过来,眼睑缓慢开合,视线模糊着望向前方。

她在找一人。

“简娘..”

不远处的人闻见女子忍痛的一声轻唤,急切的出声安抚:“梵奴放心,简娘无恙。”

是长兄的声音。

褚清思终于能够安心的合起双眼。

少焉,一双强健有力的臂膀穿过她的膝弯与脊背,而后紧覆在腰肌之上,根根分明的长指传达着热意。

褚清思用最后的力气伸手轻轻抱住其颈,眼角出现两道水痕,直达如云如丛的鬓发之中,声音中带着哭腔,像少时那样与家人言说着心中的委屈:“长兄。”

抱着她的人动作微滞,嗓音低沉着轻应一声。

褚清思小声呢喃:“我疼。”

作者有话要说:[1]阿郎:隋唐家中奴婢称呼男主人,也可能称呼“郎君”或“排行+郎”。

[2]先秦就已经有皮质手套的出土。

[3]改自《大唐吏部郎中刘应道妻故闻喜县主墓志》,即隐太子李建成次女李婉顺的墓志铭。李建成是李渊之子、李世民之兄。

【原】:“言念百龄,初非始望。死生契阔,庶期偕老。孰谓斯人,遽有斯酷。”

【译】:若说想得百年之寿,那不是我们的期望,但生离死别,不能相伴偕老,对于我们来说,实在太过残酷。(在此感谢我朋友翻译了这篇墓志铭~)

★★初唐及盛唐主要还是席地而坐,或者是那种坐榻,扁扁矮矮的架空方榻,上面铺席。

分页内容获取失败,退出转/码阅读.

分页内容获取失败,退出转/码阅读.

分页内容获取失败,退出转/码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