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中秋小说 > 不许在朕屋顶上打架 > 第70章 第 70 章

第70章 第 70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从发现箭矢的此处开始, 之后所有的痕迹都尤其明显起来。www.gsgjipo.com

血迹,箭痕。还有插, 在树,干, 上的箭弩……

这些都成了明明白白的指路标记。

但偏偏这些标记越多, 众人就越觉得不妙。

——那些人能活下来吗?

只凭雄娘子一个人, 能护得下那群风一吹就像要倒了似的的人?

雄娘子会不会直接就跑了,甚至不会去管他们的死活?

这些疑问和担心都徘徊在赵霁心底。幸好这一路走来,除了一开始的两具尸体, 之后就再无枉死倒在路边的冤魂,这倒让赵霁有了些安慰。

众人循着痕迹一路前行, 看着那树干上极为密集的箭矢,人虽没在当场,却也能想象的出来当时临场战况的激烈程度。

树林茂密处很容易让人迷失方向,顺着痕迹跟到后面,赵霁已经在一片幽深之中完全丧失了方向感。

“箭, 矢,的数量开始变少了。”一直走在最前面的公孙策突然道。说完这句话,他继续保持着快速疾行的速度,继续道“从我们发现他们遇袭的那处开始, 这一路走来, 目力所及的范围内的树干上都是箭矢。一开始一株树上大约目测十五支上下,但现在树干上的箭矢已经下降到了五支上下。这就是说明,对方考虑到箭囊有限的情况下, 已经开始收缩射,箭,击发的频率。”

“那岂不是说雄娘子带着的那群山匪逃出生天的机会更大了?”纵使楚留香嘴上再不愿意,在这种紧张刺激的高强度追踪之下,都不自觉带入了朝廷的角度,真心实意地为了雄娘子带着的那些人的性命而忧喜。

“不。”公孙策摇头。

没有丝毫武功,靠体力硬是跟上了众人,没拖后腿,没喊一句累的包拯,听到公孙策的话,骤然回身,隐约确认过身后的路程之后,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走在包拯身边的赵霁好奇。

包拯道:“我们走来,箭,矢所中范围大约在八丈之距。以公孙先生目测的计数,追他们的那些人到了此处,大约已经射出了少则八千,多则万数的□□。每个弓,弩,手,所携带的箭囊,以这种连弩所需要的小型□□来说,最大的承载在百支上下。再多便会影响到弓,弩,手的动作和准确度。以此计算,追他们的人怕是在两都以上。”

此时的军,队,‘都’是最基础的单位,百人为一都,五都为一营。

若是在战场上,区区一两都确实无法决定一整场战役的胜利与否。

可在大宋境内深处,是怎么凭空冒出这二百人来的?

而且,那箭,矢,只是减少,并不是消失。

就是说在前期如此浪费的情况下,到了此处,追击的人也只是觉得箭矢的消耗过大而缩紧了口子。

几人越追,就越是沉默。

而雄娘子逃亡的路线,却在靠近陡坡之后,突然改变。

在官道附近,众人终于借此机会辨明了方向。而看四周的痕迹,雄娘子他们不知道是遇到了什么,最终竟是选择折返,试图回到阜阳城的方向。

就在他们改变方向的陡坡之上,稍微平整的土地上印着密集的马蹄印。

赵霁看那一片马蹄,皱起眉头。

一到两都的弓箭手在后面追杀,一都的轻骑兵从侧面包夹?

到底是谁这么大的手笔,调动了接近半个营的人手,竟就只是为了杀些流寇?

还是说,这些流寇之中有某个人或者某些人知道了些什么,有人要杀人灭口?

赵霁回想那些人乖乖束手就擒的样子,不由又有些怀疑。他们真的知道一些值得有人花如此血本灭他们口的惊天秘密吗?

包拯口中,这些流寇只和高丽公主的失踪隐约有关。

可别说是高丽公主,就是高丽老国王在国内失踪了,也不值得有人废如此周折杀人灭口。

那群流寇一定还知道些别的什么。

“不行。”一直都是走在最前面的公孙策却在此时停下脚步,回头看着赵霁,面色严肃不容拒绝道“陛下,您不能再往前了。”追杀雄娘子他们的那些人咬得距离很死,加上规模又不少。刀剑无眼,要是他们真的就这么追上了追杀者,那么双方的交战是谁都避免不了的。

无论是于公还是于私,公孙策都绝不会允许赵霁继续再涉险。

这场突如其来的追杀有组织有预谋,其中肯定又牵扯上了更多的东西。

调动整整小半个营的士兵去追杀区区十几个流寇,没经过圣令,也没有任何通知和任何请示奏折。参与追杀的所有兵卒在大宋境内来去自如。这不是造反又是什么!?

如果真的追上了,对方肯定也会对他们紧追不舍杀人灭口。

赵霁几乎脱口而出‘没关系,我可以’的下意识反驳,在舌尖转了一圈之后,变成了紧咬住的一个音节,带着浓浓不甘心的——“好。”

若是实力连自保都难,那不拖后腿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助。

作为半武侠中的纯文职人员,包拯秉持着对自己实力的百分百认知,非常自觉地把自己划到了‘拖后腿’组,强忍着过度运动后的喘息,胸口剧烈起伏。后退半步,站到了赵霁身侧,朝众人做了个辑:“就拜托诸位少侠了。”

考虑到赵霁和包拯两个人回去的路,楚留香道“既然如此,那花公子便同陛下和包大人一起——”

“不。”花满楼坚定拒绝道:“还请香帅和陛下一道。”

仔细想想,就能想明白花满楼为何要辞决楚留香的建议。

因为就算回去,路上也未必就是绝对安全的。再说回去的一路,两侧都是密林,万一一时不查,还是有概率碰上掉队的追击者。花满楼虽自保毫无问题,但终归是武功不及楚留香,赵霁的武功在江湖顶多算是二流偏上,包拯又毫无武功。楚留香和赵霁包拯一同回去才是最优选择。

几个人很快达成共识,分成两组,花满楼和公孙策继续顺着痕迹追下去,而赵霁他们则要顺着眼前的斜坡下去,顺着官道回到阜阳。

待人走远了,赵霁就见包大人又盯着某一处,慢慢地把眼睛眯了起来。

虚起的眼皮底下,黑色的瞳孔发出智慧的光芒,对着赵霁挤了挤眼睛:“陛下,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咱们去报官,通知驻守各营出兵吧?”

赵霁看到包拯凑过来的表情,感受到了强烈的学生时代,被人撺掇逃课的既视感。总之,这表情不太像是个正派人物,到有点像个反派。

楚留香一个几乎不理庙堂的江湖人都都觉得不对劲:“报官?”

半个营的人马,既然能从天而降出现在阜阳城附近,若说他们和阜阳城没有关系那谁能相信?

本身他们三个人被踢出队伍,就是出于对陛下安全的考虑。结果眼前这个黑黝黝怎么还开口就要陛下去自动送货上门?去告诉参与造反的人有人造反,这是生怕不能打草惊蛇还是生怕对方捉不住他们三个。

就在楚留香都要觉得包拯是叛徒而拔剑砍人的时候,却见赵霁摸着下巴,眼睛一亮:“好主意!”

楚留香:……?????

赵霁这句话说的真心实意。包拯的主意,确实可以。

赵霁这几个月的皇帝总算是没有白当,难得追上了包拯的思路。

大宋分禁军和厢军。一般募兵,强壮的人会入选禁军,而瘦弱的人会自动划分为厢军。

禁军受皇权直接管辖,分护卫东京的禁军和驻扎各州府的禁军。厢军则驻守地方。

而大宋除了禁军和厢军之外,还有各村镇的民兵。

此地位于阜阳附近,但距离淮南也不远。

就算对方再军中已经打通了关节,但也能只是其中一两个重点关节而已。

他们不可能买通全部驻守。

此处距离开封又不是‘天高皇帝远’若是有人能在天子脚下把人全都收买了,那直接揭竿起义就得了,用不着这么偷偷摸摸。

再者就是,此处距离庐州极近。包拯看起来完全不知道这件事情的样子。而他作为庐州府府丞,统管整个庐州府。有人去打点的话,他必然会知晓。若是连包拯不知道,就只能说明他们的手伸直连庐州都没有能伸过去。

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下,如果赵霁同时通知淮南和阜阳两地驻守的厢军,以及驻扎在淮南西路的禁军。

三方出面,互为掣肘。

就算其中一路或者两路都出了问题,在没有把握完全干掉不知情者的前提下,就算他们有问题也只能选择缩着。

往深里想。

赵霁他们的目的一开始就不是平乱,而是救人。

平乱这种事情,回开封查清楚,该派兵派兵,该抓就抓,就完了。不需要他们现在就身先士卒去龙潭虎穴闯一闯。

当务之急是把雄娘子和那群莫名其妙被卷入如此大事件里面的流民找到,并且保下来。

他们能说动三方互相知道彼此的人同时派兵,其中的奸细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灭口。但在知道无法灭口之后,下一步的行动肯定是要通知同伴撤离,省下山中围堵雄娘子他们的那半个营的人手一起栽进去来个人赃并获。

完全能够和赵霁目前的需求不谋而合。

赵霁把军伍制度一说,楚留香立刻击掌赞叹:“妙极。那我们这就行动?”

赵霁仿佛一个冬天在自家院子里晒太阳的老大爷似地揣着手“或者,我们可以把这件事情更加完善一些。”

分页内容获取失败,退出转/码阅读.

分页内容获取失败,退出转/码阅读.

分页内容获取失败,退出转/码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